top of page
教會事工: Blog2
inforcmbc

1月25日—義人還能做甚麼呢

已更新:2022年1月4日

陳耀棠牧師編寫(選自爾道自建)

 

I. 閱讀:

安靜堅信當開始這禱告的時間,神就必與你同在。向神呼求:「我從深處向祢求告。」「主啊,我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祢。」 敞開心靈,聆聽主的話。


誦讀:詩篇第十一篇


II. 默想:

詩篇中一共有十首信靠詩,所謂信靠詩就是作者在人生急難中,表明自己要尋求並投靠上帝的詩作。有一些信靠詩也屬別的詩種,在此共思想其中的六首。第十一篇是大衛的詩,也與大衛生平所發生的事有關,其背景可能是掃羅時代惡人當道,因此詩人感歎「根基若毀壞,義人還能做甚麼呢?」


從內容看,不少解經者把詩篇十一篇分成兩個主要部分:對處境的絕望(1-3)和對耶和華的信心(4-7),但更合理的做法是把第十一篇分作三段:1-3,4,5-7。


這樣分段有如下理由:(1)在希伯來聖經裏,三個段落皆由「耶和華」作開始;(2)第 1 節提及詩人「投靠耶和華」,拒絕敵人的嘲弄去「逃離你們的山」(《和合本》作「逃往」,讀法不可取),指的是聖殿,是錫安山,而 4a 提到「耶和華的聖殿」,亦指錫安山;(3)《和合本》於 4c 的翻譯「耶和華的慧眼察看」應該譯為「他的眼目看見,他的眼皮試驗」,當中「察看」一詞,在原文其實用上了兩個動詞:「看見」和「試驗」。前者在 7b 裏重複,謂「正直人必得見他的面」;後者在 5a 重複,謂「耶和華試驗義人」。因此第 4 節在觀念上和字眼上,都與前一段和後一段關連起來。

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第一段惡人對詩人的嘲弄,詩人從內心深處感覺冒犯,經文 1b 的直接翻譯是「你們怎麼對我的心說。。。」;同樣,在第三段耶和華對惡人的強暴也「心裏恨惡」。兩處都表達詩人對耶和華對惡人強烈的情感回應,讓這篇詩篇裏的角色從三個(耶和華、詩人/義人、惡人)變成只有兩個(耶和華、惡人),義人(或「正直人,(2b,7b)」因著投靠耶和華而被他所「吸收」,他面對的問題,已然變成耶和華的問題,是耶和華要處理的事情。


更重要的是,耶和華的名號在第 4 節出現兩次,一次在地(「他的聖殿」),一次在天,足見這個中間段落的重要性。而且上帝的名號第五次出現在 7b,和第 1 節形成首尾呼應。可以說,這篇詩篇的主角(protagonist)不是詩人本人,是耶和華,而對手(antagonist)就是惡人。


和以色列人律法傳統和智慧傳統一樣,詩人承認所有世人,無論善惡,耶和華都從遠處察看和試驗。義人對此必須極端敏感,因為所有發生在身上的事情,人都無法知道最終由來,只能按照本心去回應。所以從詩人的角度看,正直人在世上能有的生命方向抉擇只有一個:義人必須堅守他的正直和義行,拒絕走遠離耶和華的道路,即使四周的根基毀壞,仍然一心投靠耶和華,耶和華的審判自會臨到惡人身上。


楊腓力在他的著作 Reaching for the Invisible God(中譯《尋神啟事》)中指出,到了最終一刻,當危難臨到時我們只有兩個選擇:懼怕危難或懼怕上帝,憂慮危難大過上帝或是認定上帝大過危難。從這個角度看,我們主的說法:「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,不要怕他們。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,正要怕他」(太十28),可說是大衛這篇詩篇的精髓。


思想:

詩人深知人的一生,討上帝喜悅,比有所成就更重要;也因為保守純正,得上帝的喜悅,人才真的能在逆境中有所突破,將上帝公義的國度,帶到地上。


我是否在逆境中堅心倚靠主,持守純正,不自暴自棄,直等到主所預備的機會臨到,可以以主的公義影響所處的環境?


III. 回應禱告:

親愛主:謝謝你,你坐在寶座上,俯瞰大地,也鑒察人心,在我面臨危難試煉、逼迫誘惑時,當惡勢力要讓我脫軌離心、好像無所依靠時,求祢給我力量,讓我堅持投靠祢,保守自己,不走遠離祢的道路。求祢讓我能為惡劣的形勢守望禱告,也持守祢賜的異象託付,不灰心喪膽,直到能將祢的國度與公義帶到地上,轉化環境。奉主名求。阿們!

1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